磁敏傳感器 應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磁敏傳感器
“磁敏傳感器是傳感器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磁敏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其產品種類和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進軍汽車。民用儀表等這些量大面廣的應用領域即將實現。國產的電流傳感器。高斯計等產品日前已經開始走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的差距正在快速縮?!痹?006中國東北第九屆國際工業博覽會同期舉辦的自動化學會研討會上,來自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的孫仁濤教授,為前來參展的觀眾做了有關磁敏傳感器國內外概況及其應用的介紹,可謂一場磁敏傳感器技術的學術交流大會?!沈阳覞擁科学研究院随J侍謂淌諢嵋橄殖∫弧4琶舸?釁韉姆⒄固氐?1.集成電路技術的應用。將硅集成電路技術應用于磁敏傳感器,制成集成磁敏傳感器。 2.InSb薄膜技術的開發成功,使得霍爾器件產能劇增,成本大幅度下降。 3.強磁體合金薄膜得到廣泛應用。各種磁阻器件出現,應用領域廣泛。 4.巨磁電阻多層薄膜的研究與開發。新器件的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引起研制高密度記錄磁盤讀出頭的科技人員的極大關注。 5.非晶合金材料的應用。與基礎器件配套應用,大大改善了磁傳感器性能。 6.Ⅲ—V族半導體異質結構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通過外延技術,形成異質結構,提高磁敏器件的性能。二。國外磁敏傳感器的現狀 1.國外磁傳感器的常見種類就市場占有情況來看,國外磁敏傳感器主要品種依然是霍爾元件。磁阻元件。近期的巨磁阻元件也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擴展閱讀:
磁敏傳感器可用到電動車的無刷電機上,另外電動車的調速轉把,剎車把上也有應用。一般采用的都是SS41系列。
其實磁敏傳感器到處都有用到。
是哪個變態的老師叫你回答這個問題?是不是200斤的肥豬?
LS的被我發現是誰了····
磁敏傳感器 應用:磁敏傳感器及其應用介紹
磁敏傳感器,顧名思義就是感知磁性物體的存在或者磁性強度(在有效范圍內)這些磁性材料除永磁體外,還包括順磁材料(鐵、鈷、 鎳及其它們的合金)當然也可包括感知通電(直、交)線包或導線周圍的磁場。
一, 傳統的磁檢測中首先被采用的是電感線圈為敏感元件。特點正是無須在線圈中通電,一般僅對運動中的永磁體或電流載體起敏感作用。后來發展為用線圈組成振蕩槽路的。 如探雷器, 金屬異物探測器,測磁通的磁通計等. (磁通門,振動樣品磁強計)。
二, 霍爾傳感器
霍爾傳感器是依據霍爾效應制成的器件。
霍爾效應:通電的載體在受到垂直于載體平面的外磁場作用時,則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的作用, 并有向兩邊聚集的傾向,由于自由電子的聚集(一邊多一邊必然少)從而形成電勢差, 在經過特殊工藝制備的半導體材料這種效應更為顯著。從而形成了霍爾元件。早期的霍爾效應的材料Insb(銻化銦)。為增強對磁場的敏感度,在材料方面半導體IIIV 元素族都有所應用。近年來,除Insb之外,有硅襯底的,也有砷化鎵的?;魻柶骷捎谄涔ぷ鳈C理的原因都制成全橋路器件,其內阻大約都在150Ω~500Ω之間。對線性傳感器工作電流大約在2~10mA左右,一般采用恒流供電法。
Insb與硅襯底霍爾器件典型工作電流為10mA。而砷化鎵典型工作電流為2 mA。作為低弱磁場測量,我們希望傳感器自身所需的工作電流越低越好。(因為電源周圍即有磁場,就不同程度引進誤差。另外,目前的傳感器對溫度很敏感,通的電流大了,有一個自身加熱問題。(溫升)就造成傳感器的零漂。這些方面除外附補償電路外,在材料方面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進。
霍爾傳感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開關型器件,一類為線性霍爾器件,從結構形式(品種)及用量、產量前者大于后者?;魻柶骷捻憫俣却蠹s在1us 量級。
三,磁阻傳感器
磁阻傳感器,磁敏二極管等是繼霍爾傳感器后派生出的另一種磁敏傳感器。采用的半導體材料于霍爾大體相同。但這種傳感器對磁場的作用機理不同,傳感器內載流子運動方向與被檢磁場在一平面內。(順便提醒一點,霍爾效應于磁阻效應是并存的。在制造霍爾器件時應努力減少磁阻效應的影響,而制造磁阻器件時努力避免霍爾效應(在計算公式中,互為非線性項)。在磁阻器件應用中,溫度漂移的控制也是主要矛盾,在器件制備方面,磁阻器件由于與霍爾不同,因此,早期的產品為單只磁敏電阻。由于溫度漂移大,現在多制成單臂(兩只磁敏電阻串聯)主要是為補償溫度漂移。目前也有全橋產品,但用法(目的)與霍爾器件略有差異。據報導磁阻器件的響應速度同霍爾1uS量級。
磁阻傳感器由于工作機理不同于霍爾,因而供電也不同,而是采用恒壓源(但也需要一定的電流)供電。當后續電路不同對供電電源的穩定性及內部噪聲要求高低有所不同。
四, 磁敏器件應用的問題
磁敏器件(單元)體積問題:
在磁敏元件作為檢測磁場而設計和制造的 ,一般檢測的概念是:測量磁場中某一點的磁性。作為點的定義在幾何學中是無限小的。在磁場檢測中,由于磁場的面積、體積、縫隙大小等都是有限面積(尺寸),因此我們希望磁敏元件之面積與被測磁場面積相比也應該是越小越準確。在磁場成像的技術中,元件體積越小,在相同的面積內采集的像素就愈多。分辨率、清晰度越高。在表面磁場測量與多級磁體的檢測中,在磁柵尺中,必然有如此要求。從磁敏元件工作機理看,為提高靈敏度在幾何形狀處于磁場中的幾何尺寸都有相應要求,這與“點”的要求是相矛盾的。在與國外專家技術交流中得知,1999年俄羅斯專家說他們制成了體積0 .6mm得探頭(是幾個研究所合作搞成的)。美國也有相應的產品,售價約70美元一只。是否是目前最高水平,未見其它報導。
在二維場和三維場的測量中探頭的封裝垂直度的要求也有很大的難度。
磁敏傳感器 應用:磁敏傳感器及應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國外文獻文摘[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80年04期
2
饒夫基;固態傳感器及其應用——第三講 磁敏傳感器及其應用[J];電子技術應用;1984年01期
3
劉秀云;;小型磁敏傳感器[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84年01期
4
裴聿修;;傳感技術的新進展[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1985年03期
5
趙保經;;傳感器和傳感器技術[J];集成電路應用;1985年03期
6
S.POPOVIC;P.BALTES;李華;;一種CMOS磁敏傳感器[J];儀器儀表與分析監測;1986年01期
7
劉殿臣;磁敏傳感器及應用[J];傳感器技術;1987年Z1期
8
張桂成;;敏感材料與傳感器研究取得新成果[J];上海有色金屬;1987年04期
9
黃得星;敏感技術物理及應用專題系列(IV) 磁敏傳感器及其應用[J];物理;1990年07期
10
王元瑋,于樸,田躍;高性能磁敏傳感器[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金菊;余水寶;孫笑琴;;一種新型的磁敏傳感器[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潘峰;行程傳感液壓缸基礎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柴春茜;碳纖維三維編織復合材料預制件厚度的測量[D];天津工業大學;2000年
2
戴美麗;同軸度測量儀的研制[D];青島科技大學;2005年
3
韓博慧;基于WSN的視頻與磁敏傳感器道路車輛檢測及其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4
劉同;扇形分裂漏磁敏場效應晶體管相對靈敏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科聞;儀表元件的國內外市場需求[N];科學時報;2001年
2
浙江 胡鴻標;鍋爐水位數字顯示報警器[N];電子報;2002年
3
成都 生為 編譯;電子指南針[N];電子報;2002年
4
未名;智能電機轉速計數器[N];電子報;2002年
5
浙江 胡鴻標;太陽能熱水器的貯量數顯控制[N];電子報;2003年
6
汪?!∮浾? 王春;華東師大制成新一代汽車速度傳感器[N];科技日報;2009年
磁敏傳感器 應用:磁敏傳感器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實現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物聯網時代的智能交通呼喚大融合[J];金卡工程;2011年06期
2
;第三屆全國智能交通與人工智能學術研討會會議通知[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1年04期
3
劉梅;;智能交通讓出行零擁堵、零風險[J];信息方略;2010年22期
4
;智能卡助力智能交通:先進的一體化綜合管理系統[J];金卡工程;2011年06期
5
鄒海洋;;蟻群算法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6
朱孝山;李德玉;賈俊芳;;基于改進Canny邊緣檢測算法的車輛排隊長度檢測方法[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7
鄒海洋;;淺論智能交通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19期
8
張葉;;淺談我國智能交通及問題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6期
9
洪金麗;;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車牌識別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1年19期
10
馬楊;;車路協同,還有多遠?[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1年09期
11
;南昌建智能交通系統 讓道路引導車輛[J];物聯網技術;2011年06期
12
黃軍偉;何元飛;張艷曉;董金明;;蟻群算法在路徑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3
張曉娜;何仁;劉志強;陳士安;倪捷;;基于空間信息高斯混合模型的運動車輛檢測[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14
何海濤;宋健;;基于鏈碼趨勢表的交通燈形狀識別方法[J];計算機工程;2011年15期
15
陳偉海;張曉媚;呂章剛;吳星明;;適用于獨立式車輛自動跟蹤的力延時柔性虛桿建模[J];機器人;2011年05期
16
周全明;吳延鳳;;定位系統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1年08期
17
于洋;于明;翟艷東;王志芳;;多車道場景下的視頻車輛測速方法[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8
胡發明;;基于云計算的智能交通系統平臺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年06期
19
陳迪;劉秉瀚;;一種高魯棒性的夜間車輛定位與跟蹤方法[J];計算機工程;2011年16期
20
嚴丹;奚曉軼;譚明;管鋒;;基于HD Radio數字廣播技術的物聯網智能交通服務解決方案[J];廣播電視信息;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師郡;郭秀云;;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組成及發展趨勢[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智能交通與機電工程卷[C];2002年
2
聶阿新;李平;賈利民;史天運;;關于鐵路智能運輸系統[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3
郭彩香;鄧衛;宋濤;;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ITS應用領域的探討[A];2007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飛舟;孫敏;陳秀萬;;ARGIS技術及其在ITS中應用框架[A];第十一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徐大剛;吳葉;;智能交通技術在公共交通系統中的應用[A];第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孫凱;;智能交通系統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中的應用[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09卷)[C];2009年
7
徐家棟;王大鵬;;LED顯示屏在城市交通誘導系統中的應用[A];2006年全國LED顯示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董雷宏;;面向社會公眾的智能交通系統運營及服務模式的研究[A];第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董春蘭;;數據倉庫在ITS中的應用[A];2007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崔磊;;視頻智能分析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A];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1)[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廣濤;新型MEMS磁敏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韓祥臨;基于智能交通系統的交通流建模和擁堵控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3
李威武;城域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控制與優化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4
李文舉;智能交通中圖像處理技術應用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5
保麗霞;基于信息集成的城市交通流誘導與交通控制協同的關鍵理論及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陳聞杰;無線傳感器網絡及其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馬文閣;基于模糊控制的單交叉口信號控制方法與算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曾銳利;多信息融合的城市交通監控系統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9
于德新;車輛誘導系統理論模型和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許焱;奧運智能交通系統規劃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禾;磁敏傳感器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實現[D];安徽大學;2011年
2
江吉智;基于GPS/GSM的車輛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3
孫閩紅;微波雷達在實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與設計[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4
張凱;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5
官宗琪;城市交通信息系統通信平臺的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6
郭曉峰;智能交通通信平臺的設計與應用[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7
陳曉紅;交通網絡動態路徑誘導算法研究及其在GIS環境下的仿真實現[D];長沙理工大學;2005年
8
趙泰洋;一種動態交通信息獲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張燁;高速公路監控系統軟件設計與實現[D];西北大學;2006年
10
王娟;智能交通系統在九寨溝景區管理中的應用探討及運營評價[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政;加快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N];人民日報;2001年
2
記者 余虎 張珺;智能交通系統年底投用 主城通行速度提高15%[N];重慶日報;2008年
3
記者 范京蓉;加快發展智能交通系統[N];深圳特區報;2009年
4
記者 吳凡;深圳將建設智能交通系統[N];深圳特區報;2009年
5
記者 楊捷;武漢率先建設智能交通系統[N];長江日報;2010年
6
蔣華杰;衡水:智能交通系統破解擁堵難題[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11年
7
記者 陳思 實習生 呂楊子;我市將建智能交通系統二期工程[N];鄭州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李冬梅;數字解讀首都智能交通系統[N];北京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李華;天久集團:智能交通系統“治堵”有方[N];中國企業報;2011年
10
易漢文;智能交通系統:效益與成本(五)[N];中國交通報;2004年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傳感器國內外發展現狀:國內傳感器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 振動傳感器的作用:幾種振動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 智能傳感器概念:智能傳感器
- 位移測量傳感器有哪些:位移傳感器
-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習題:《傳感器原理及應用》例題與習題
- 傳感器原理設計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電路設計》高清PDF
- 傳感器的發展史:傳感器發展歷史,你知道嗎?(圖文并茂)
- 距離傳感器型號:LTR-559ALS-01
- imu 傳感器:IMU傳感器,你所需要知道的全部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第三版:《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第3版》高清PDF
- 傳感器 物流:傳感器怎樣為物流傳送助力
- 轉速傳感器有哪些:常用的轉速測量傳感器有哪些
- 位移速度傳感器:【位移速度傳感器】位移速度傳感器價格
文章標簽:傳感器技術的發展 , 傳感器的零漂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ceomba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評論已關閉!